本旬重点监测的50种产品中,与上一旬相比,26种上涨,21种下跌,3种持平。
本期产品解读(涨跌幅相对较大):
建筑钢材:本旬建筑钢材价格上涨为主。原因:第一,原材料铁矿石价格趋强,钢企生产成本增加;第二,国庆节前补库行为增加,锁货增加,整体成交边际好转;第三,期螺偏强调整,市场心态好转。
板材:本旬板材价格上涨为主。原因:第一,供应方面,9月钢厂板材生产积极性不高,出现集中检修减产的情况,市场供应压力缓解;第二,宏观方面,美联储降息50基点,叠加国内降息降准促消费等政策集中发布,市场情绪向好,价格积极探涨;第三,需求方面,随着国庆节假期临近,中间商及终端均有补库需求,带动需求表现好转;第四,成本方面,焦炭与铁矿石价格在经历下跌后逐步转为上涨趋势,成本线上移对价格支撑力度加强。
角钢:本旬角钢价格先跌后涨,旬度均价高于上一旬。原因:第一,本旬度前期价格下跌为主,随着美联储降息消息的消化,市场重回供需基本面逻辑,产量高位,中秋节后需求表现低于预期,行业参与者心态转弱,同时国内经济刺激力度不及市场预期,期货高位回落,现货价格重回下跌通道。第二,本旬度后期价格震荡回涨,国庆节前下游与贸易商备货需求集中释放,钢厂出货速度明显加快,库存消耗,同时央行降准降息,释放国内资金的流动性,行业参与者消极心态改善,现货价格止跌回涨。
电解铜:本旬电解铜价格震荡上涨。原因:第一,宏观面,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且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70%调整为1.50%,提振市场信心。第二,需求面,国庆假期前下游有备货需求,对铜价予以支撑。第三,9月份冶炼厂检修计划逐步实施,加之多家冶炼厂存在原料供应不足现象,开工率多在70%-80%,难达满负荷,三季度以来废铜供应短缺等问题也存在,对电解铜产量有所抑制,供应面延续偏紧态势。
锌锭:本旬锌锭价格震荡上涨。原因:第一,宏观面,国内宣布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存量房贷等一系列措施,市场宏观情绪乐观,推动锌价上涨。第二,供应面,冶炼厂开工偏低,锌产出维持低位,供应收紧叠加成本高筑,给予价格支撑。第三,需求逐步回温,临近国庆假期,下游刚需备库较多,带动成交增加。
硫酸:本旬硫酸价格下跌为主。原因:第一,主力下游磷肥开工稳中下降,及钛白粉库存预期上升,对硫酸需求表现不足;第二,受国庆假期累库预期干扰,市场交投心态偏弱,硫酸企业有降价排库行为;第三,10月份部分区域存新投产装置,供应预期增加。
甲醇:本旬甲醇价格震荡下跌。原因:第一,国庆节前备货少于往年同期水平,整体需求偏弱;第二,进口供应稳定,沿海甲醇库存持续累积至历史中高位置;第三,后市行情并不明晰,中下游用户持仓意愿不强,整体成交放量迟缓。
苯乙烯:本旬苯乙烯价格下跌后反弹,旬度均价低于上一旬。原因:第一,旬前期市场交易10月苯乙烯进口增量超预期,将大部分抵消浙石化检修带来的损失量,且原料纯苯进口预期也较多,同时苯乙烯与纯苯均面临新装置提升负荷或即将投产的消息,供应压力预期增加,拖累苯乙烯价格下跌。第二,央行下调相关利率的宏观利好提振市场,价格反弹。
顺丁胶:本旬顺丁胶价格先跌后涨,旬度均价高于上一旬。原因:虽然旬初相关品天胶方面释放新一轮抛储消息,供应补充预期给予市场上方压力,受此影响合成橡胶期现市场价格联动性下跌,但随后央行多项重磅资金政策同时推出,期货市场快速拉涨,带动现货市场好转,顺丁橡胶价格跌后反弹。
涤纶长丝:本旬涤纶长丝价格下跌为主。原因:第一,成本回落,原油及上游聚酯原料价格下跌,涤纶长丝成本逐步下跌至近年低点;第二,需求端,旺季兑现不佳,聚酯工厂库存增长,价格承压下跌;第三,供给端,多套装置重启,供应压力增大。
液化天然气:本旬液化天然气价格先跌后涨,旬度均价低于上一旬。原因:第一,需求方面,国庆将至,假期高速限制危化品运输车辆通行,城燃和加气站等终端企业补库需求启动,但由于中秋节前后补库需求已陆续进行,因此本旬补库需求增量不大。第二,供应方面,华北等部分地区限气情况有所缓解,国产供应有所提升;沿海台风结束,各接收站到港船期和槽批出货量也纷纷增加。国庆假期高速限行,对上游企业出货形成明显的不利影响,各上游企业控制液位,节前纷纷提升出货量,本旬国内整体供应增量明显。第三,成本方面,国产成本,中石油直供西部LNG工厂原料气10月上旬竞拍价格有所下调,对市场支撑力度减弱;进口成本,旬内LNG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有所下滑,较中旬下跌接近200元/吨。
液化石油气:本旬液化石油气价格下跌。原因:第一,国内部分炼厂资源量大,如山东,浙江、广东等地炼厂增量,市场供应相对宽松,同时国庆节假临近,主营炼厂节前排库提前开启,加大市场下行压力。第二,终端需求不及预期,抑制下游采购积极性。第三,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下跌,利空国内市场心态。
成品油:本旬成品油价格下跌。原因:本旬国际油价震荡下行,且终端需求跟进不足,国内汽、柴油价格整体延续下跌走势,业者对后市信心不足,市场整体成交较为疲软。
动力煤:本旬动力煤价格上涨。原因:第一,本旬产地主流煤矿多延续平稳生产状态,后半段部分民营煤矿则有临近月底月度任务接近完成而产量下滑现象,煤矿库存多继续保持在低位水平。第二,下游需求仍有支撑,站台及化工等非电终端刚需稳定,另有部分库存偏低用户国庆节前及冬储备货工作继续推进。
焦炭:本旬焦炭价格上涨。原因:由于钢材价格上涨,钢厂利润修复良好,高炉开工稳中有增,对焦炭需求有所增加,焦炭价格提涨,涨价后焦企开工意向好转,主流焦企开启第三轮50-55元/吨提涨,将于10月1日0时执行。
浮法平板玻璃:本旬浮法平板玻璃价格下跌后略涨,旬度均价低于上一旬。原因:第一,供需矛盾不改,市场基本面偏弱,浮法厂积极出货为主,本旬初价格仍有下跌;第二,期货盘面上涨,投机性需求增加,中下游适量补货,成交逐步放量,临近月底,部分区域厂家价格小幅提涨。
玉米:本旬玉米价格下跌。原因:第一,贸易商库存同比依旧偏高,陈粮出货压力增大,叠加部分产区新季玉米上量增加,市场供应趋于宽松;第二,下游企业消化库存,玉米后市看空情绪明显,暂不急于补库,玉米市场需求端难有放量跟进。阶段性供需矛盾加剧,导致国内玉米价格持续下行。
棉花:本旬棉花价格上涨。原因:第一,国内降息降准的宏观环境利多商品市场和股市,提振棉花市场看涨情绪。第二,9月新疆出现明显降雨、降温天气,受不利天气影响,市场开始交易棉花增产或不及预期的逻辑。第三,机采棉开始上市交易,轧花厂收购籽棉价格上涨,且高于之前预期,成本支撑增强。
生猪:本旬生猪价格震荡下跌。原因:第一,养殖集团出栏计划完成滞后而加速出栏,生猪出栏量增加,且散户大猪出栏节奏加快,供应端整体增量;第二,国庆节前需求端暂无明显利多刺激,市场消化不畅,订单减量,供大于求拖累猪价下滑。
大豆:本旬大豆价格震荡下跌。原因:第一,虽然市场担心海伦飓风登陆后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的农作物和基础设施受损,市场空头回补活跃,CBOT大豆价格反弹,但国内大豆市场供应季节性增加,是影响价格下跌的主要因素,东北产区新粮上市区域扩大,且陈粮拍卖节奏正常,叠加黄淮海部分产区亦陆续上市,市场供应明显增量;第二,需求端各环节采购谨慎,多以观望心态为主。
花生:本旬花生价格下跌。原因:第一,新花生上市区域陆续扩大,供应压力增加;第二,部分大型油厂尚未入市收购,正在收购中的油厂有一定到货压力,控制成本及质量。
尿素:本旬尿素价格震荡下跌。原因:第一,尿素现货供应充足,生产企业库存压力渐增;第二,下游农需跟进清淡,且复合肥企业成品库存压力较大,开工负荷下降,对原料尿素补单意愿放缓,市场新单逢低跟进。
天然橡胶:本旬天然橡胶价格上涨为主。原因:第一,央行多项重磅政策同时推出,一系列货币政策支撑宏观氛围利多天胶市场;第二,国内外产区降雨偏多,新胶产出不畅,现货库存持续低迷,对胶价形成较强支撑,但高价原料抑制下游刚需买盘,实际成交多在贸易商间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