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4月化工品市场在成本塌陷与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下弱势收官,有机化工指数月均价环比下跌5.4%,芳烃、烯烃等主要产业链价格承压显著。国际原油WTI月环比大跌6.7%,叠加关税政策加剧终端出口阻力,市场情绪持续低迷。进入5月,地缘博弈升温、OPEC+增产预期与国内政策托底相互交织,化工品市场能否在弱局中寻得结构性机会?
4月化工品市场呈现“成本弱化+需求萎缩”的双重利空格局。国际原油WTI月均价环比下跌6.7%,直接拖累芳烃产业链深度回调,其价格指数单月下跌7.03%,PX、涤纶长丝等核心产品月均价跌幅均超7%;烯烃链条跌幅相对缓和(-4.36%),丙烯(-2.21%)、聚乙烯(-5.38%)等品种受进口关税影响供应预期缩量,价格表现稍显韧性。

芳烃产业链跌幅较为明显 烯烃链条涨跌互现
关税政策对终端需求的冲击成为另一关键变量。聚酯下游纺织服装出口关税大幅提升,直接导致相关原材料订单下滑,芳烃产业链利空集中释放。卓创资讯监测的34个主要产品中,82%(29个)的品类价格下跌,仅5个品类逆势微涨。产业链分化特征显著:芳烃链条受原油下挫与终端需求萎缩的双重夹击,PX、纯苯等原料端价格承压,聚酯切片(-6.57%)、涤纶短纤(-5.64%)等下游同步走弱;烯烃链条则因丙烷进口关税推高成本,PDH装置开工率受限,市场供应预期收紧,丙烯及下游产业链等品种跌幅相对有限,成为弱势中的局部亮点。

5月展望:成本弱化博弈政策托底,结构性机会隐现
5月化工品市场仍面临“弱成本+弱需求”的主基调,但宏观环境与产业链分化或催生阶段性修复机会。国际原油预计延续震荡下行趋势,OPEC+增产预期升温,叠加中美关税博弈压制市场情绪,WTI短期或围绕60美元/桶波动。国内政策层面,终端制品出口受阻背景下,基建、消费等领域的刺激政策有望加码,部分对冲外需缺口。
原油弱势传导下 化工品成本端继续承压
5月国际原油市场在多重博弈中延续弱势预期,对化工品成本支撑进一步弱化。地缘政治与贸易摩擦交织加剧市场波动,美国对中东某国石油出口施压推升地缘溢价,但中美贸易僵局未解、加拿大及欧洲等国“边谈边打”,全球贸易摩擦阴云持续压制市场情绪。与此同时,OPEC+自5月起启动增产,部分成员国呼吁6月进一步提产以争夺市场份额,而沙特对加大减产态度不清,市场对供应宽松的担忧升温。原油价格在博弈中震荡偏弱,WTI短期或围绕60美元/桶波动,化工品成本端整体承压。
芳烃产业链:成本塌陷叠加需求疲软,全链弱势难改
芳烃链条受原油弱势传导影响较为显著。5月原油价格预计低位震荡,带动汽柴油价格节后走低,石脑油作为组分原料需求仅依赖刚需支撑,市场难有起色。PX供需宽松格局延续,国内供应端降负节奏放缓,前期检修装置陆续重启,而需求端PTA装置停车范围扩大,PX库存压力难以缓解,价格延续低位盘整。纯苯市场持续承压运行,下游苯乙烯、己内酰胺等终端领域库存高企,叠加油价及关税政策反复压制投机需求,尽管五一节后补货周期或短暂提振市场,但补库结束后需求转弱预期升温,纯苯跌势虽边际放缓却难言触底。5月苯乙烯预计供增需减,供需基本面较4月进一步转弱,叠加原料纯苯价格弱势,苯乙烯缺乏上行驱动,价格或维持低位徘徊。甲苯市场同样面临压力,节后补货支撑消退后,下游调和及溶剂需求转淡,市场维持偏弱震荡趋势。
烯烃产业链:成本与供应博弈,丙烯链条韧性凸显
烯烃产业链在成本弱化与供应收缩的拉锯中呈现分化。丙烯成为结构性亮点,5月PDH装置因丙烷进口关税导致的成本高企,部分企业开工率受限,叠加国内多套丙烯装置计划检修,供应端压力趋缓;需求端虽受传统淡季影响,但下游聚丙烯、丁辛醇等刚需采购支撑犹存,丙烯价格重心或小幅上移。聚乙烯市场延续弱势,虽进入传统检修季,但计划停车装置有限,供应环比减量不明显,而地膜需求收尾、包装膜及中空制品等下游以刚需为主,叠加终端制品出口受关税压制,市场反弹动能不足,价格或弱势整理。聚丙烯供需矛盾加剧,供应端检修利好延续,但需求步入季节性淡季,加之出口订单萎缩,市场基本面承压,价格或延续阴跌。乙烯市场多空交织,现货供应减量预期与节后刚需补仓形成支撑,价格或稳中小幅反弹,但中美加征关税方向未明,市场波动风险仍存。
结论:弱周期下的分化与结构性机会
5月化工品市场整体延续“弱成本+弱需求”主线,但产业链内部分化显著,芳烃链条受原油塌陷与终端出口萎缩冲击,全链颓势难逆;烯烃链条则因丙烷资源收紧、装置检修等供应端变量,丙烯等相关产品价格或将展现出一定韧性。未来需重点关注原油地缘博弈进展、国内政策对冲力度及产业链自身供需调整节奏,供需紧平衡品种或存在韧性。